近日,英国利兹大学部分学生被曝在考试中使用ChatGPT等AI工具作弊,引发教育界热议。尽管AI能快速生成答案,但依赖这类"捷径"存在多重风险:生成的答案可能包含事实性错误或逻辑漏洞,且无法体现个人批判性思维;多数高校已部署AI检测系统,抄袭行为可能导致学术不端记录;更关键的是,过度依赖AI会削弱自主学习能力。教育专家建议,应将ChatGPT作为辅助学习工具,用于拓展思路或厘清概念,而非替代独立思考。真正有效的"捷径"是合理规划学习进度、善用学校提供的学术支持资源,培养可持续的学术能力。(148字)
最近总刷到利兹大学的同学在搜"ChatGPT考试",说实话这波操作风险不小,去年曼大那事儿还记得吗?有个学生用AI写论文直接被判学术不端,听证会上连prompt记录都被调出来当证据。
用AI辅助学习没问题,但直接代考代写纯属玩火,我认识个读商科的学妹,考前用ChatGPT生成案例解析,结果被教授发现论点前后矛盾——这玩意儿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,特别是遇到专业术语时。
更靠谱的用法其实是:
1、拿它当智能版错题本,把past paper里做错的题喂给它,让生成解题思路(记得自己验证)
2、考前模拟口语测试,让它随机提问专业课问题
3、整理零散笔记时,用"用利兹大二经济学教材风格总结以下知识点"这类指令
学校IT部门现在都盯着Turnitin的AI检测率呢,上周还有同学因为查重报告里的"可疑改写段落"被约谈,真要突击复习,不如试试这个野路子:把课程PPT喂给ChatGPT后命令"生成20个可能出现的简答题",比直接要答案安全多了。
最近Midjourney都能识别AI生成图像了,你觉得学校系统会原地踏步?去年利兹图书馆还专门开了workshop教怎么合理使用AI工具,课件里明确写着"直接提交AI生成内容=学术欺诈"。
对了,要是遇到GPT账号充值问题,我们这儿有靠谱渠道,其他平台那些9.9镑的共享账号,说不定哪天就带着你的聊天记录跑路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