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** ,,ChatGPT-4作为OpenAI推出的先进AI对话模型,吸引了许多用户关注,但其官网入口可能因网络限制而无法直接访问。以下是三种可靠方法帮助用户快速使用ChatGPT-4:1)通过OpenAI官方平台(需注册账号并选择GPT-4模型);2)借助微软Bing Chat等集成服务,部分版本已免费支持GPT-4;3)使用合法合规的代理工具访问官网(需注意安全性)。用户需警惕非官方渠道的虚假链接,避免隐私泄露。部分功能可能需要订阅ChatGPT Plus(付费服务)才能解锁GPT-4的完整体验。建议通过官方途径获取最新访问信息,确保流畅、安全地使用AI服务。
很多人搜"ChatGPT-4官网"时,其实真正想问的是:到底怎么才能用上正版的GPT-4? 毕竟现在网上各种山寨网站、套壳应用满天飞,稍不注意就被坑了会员费,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普通人怎样才能安全、稳定地用上官方原版的ChatGPT-4。
为什么你找不到ChatGPT-4官网?
先说个扎心的事实——OpenAI压根没有单独为GPT-4设立官网,你搜出来的那些标着"ChatGPT-4官网"的链接,99%是第三方搞的,真正官方的入口只有一个:<https://chat.openai.com>,但问题来了,直接访问这个网址,大陆用户大概率会看到"拒绝访问"的提示。
这种情况其实和当初的Netflix很像——东西是好东西,但区域限制卡住了大多数人,我有个做外贸的朋友,去年为了用GPT-4,试了七八个所谓的"官网",结果不是要高价会员就是功能残缺,最后发现全是二道贩子。
3种实测有效的访问方法
方法1:魔法上网+国外手机号(适合长期使用者)
这是最正统的方式,但门槛也最高,你需要:
1、稳定的科学上网工具(建议选美国节点)
2、一个非+86的手机号(可以用Google Voice或者海外朋友帮忙)
3、注册时别用QQ/163邮箱(容易被封)
注意:现在OpenAI查得严,很多梯子IP已经被标记,注册完可能还要过信用卡验证,我上个月帮公司注册新账号,连用3个虚拟信用卡都被拒了,最后是靠美国同事的实体卡才搞定。
方法2:通过微软Bing免费蹭(适合轻度用户)
如果你只是偶尔需要GPT-4的回答,微软New Bing其实是更好的选择:
- 完全免费
- 不需要注册
- 支持中文提问
实测它的创意模式就是GPT-4驱动,写小红书文案、生成简单代码都没问题,缺点是有单次对话长度限制,而且会强制插入搜索内容,不过对于大多数日常需求,真的够用了。
方法3:苹果应用商店美区下载(iOS用户专属)
今年5月OpenAI官方APP上线后,切换Apple ID地区到美国就能直接下载,具体步骤:
1、注册新Apple ID(地区选美国)
2、在App Store搜索"ChatGPT"
3、用海外手机号注册账号(不需要信用卡)
比网页版稳定得多,还能用语音输入,我司设计团队现在都这么用,唯一麻烦是要定期更新付款方式(绑个美国PayPal就行)。
小心这些常见骗局
最近GPT-4的乱象越来越多了,说几个典型的:
"国内特供版":基本都是套壳GPT-3.5,收费比官方贵3倍
"共享账号":20块钱卖你所谓"永久会员",实际3天就失效
"免梯直连":要么是钓鱼网站,要么偷偷植入挖矿脚本
上个月还有同行中招——花298买了某"官网"的年费会员,结果发现连GPT-4的图标都是P的,后台根本用的还是3.5版本。
现在值得为GPT-4付费吗?
官方价格是20美元/月(约合145人民币),值不值要看你的使用场景:
推荐付费的情况:
- 经常需要处理长文本(超过3000字)
- 要用到代码解释/生成功能
- 需要稳定访问插件功能(比如PDF解析)
不建议付费的情况:
- 只是简单问答(3.5版本足够)
- 手机端轻度使用(用Bing替代)
- 无法稳定科学上网(可能白花钱)
有个取巧的办法:先注册免费账号,遇到必须GPT-4的任务时再临时升级,我写行业报告时就经常这样操作,比持续订阅省一半费用。
替代方案盘点
如果实在搞不定官方渠道,这些国内工具也能应急:
文心一言4.0:长文本处理不错,但创意类任务稍弱
通义千问:适合技术文档,反应速度比GPT-4快
Claude 2:逻辑分析强,可惜中文训练数据少
不过要提醒的是,所有国产模型在多轮对话记忆上都和GPT-4有明显差距,上周我用某大厂产品测试连续提问,到第5个问题就开始胡言乱语了。
说到底,搜"ChatGPT-4官网"的人,要的不是一个网址,而是稳定使用先进AI的能力,与其在各种山寨网站间试错,不如按照上面说的方法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径,毕竟工具再好,用得上才是关键。